主观风险与客观风险
当人们面对风险的时候,专业风险人员会从两个维度评估人们的反应——对风险的敏感程度和承受能力。对风险的敏感程度是说,人们判断某事的风险有多大,以及面对它时会产生多少焦虑感或兴奋感。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指的是,在给定的风险水平下,当事人的舒适程度如何,以及到底愿意承担多少。
设想一下,帕特、克里斯和泰勒三个人面临一次跳伞的机会。(由于人们对风险存在很多性别方面的刻板印象,因此我特意使用了性别中立的名称和代词)
帕特通常愿意尝试几乎所有事情,在热情地表态同意之前,他(她)从不“三思而后行”。
克里斯会多考虑一些事情。2018年美国降落伞协会报告称330万人跳伞,出现了13例致命跳伞事故,或者说253669人跳伞,出现了1例事故。更重要的是,2019年前六个月的死亡总数中有一半是在科罗拉多州的一个机场,幸运的是,他(她)们将去往威斯康星州,所以不会使用那个机场。这显然意味着他(她)们的生存概率翻了一番。
泰勒对跳伞的想法感到恐惧,但相比之下,他(她)更害怕被人视为无聊的人和胆小鬼。
最后,虽然三人都同意去跳伞,但是风险决策的路径却大不相同。
帕特的风险感知/敏感性非常低,因此“同意”意味着其风险承受能力低得多。
克里斯的风险感知/敏感性足够高,这甚至可以促使他(她)借此进行一些背景研究,但是一旦掌握了数据,克里斯便认为风险足够低,因此他(她)的风险承受能力其实并不比帕特高多少。
泰勒对风险极为敏感,他(她)虽然在预期中瑟瑟发抖,但却最终仍然同意了跳伞,因此其实他(她)最终展示出比帕特或克里斯高得多的风险承受能力。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我们的风险态度和行为会随着不同的领域而发生变化。我们可能愿意承担财务风险,但不愿意承担健康风险;愿意承担安全风险,但不愿意承担社会风险;愿意承担大的职业风险,但不愿意光顾赌场等等。
一旦了解了为什么面对不同类型的风险时,你会有不同的感觉并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你就会打开一扇了解自己的窗口。
你能从中看出很多问题,包括:你对控制局势的需求感如何、你的自信心和控制冲动、你的性格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是恐惧还是希望给你带来更强烈的激励,你有多平静或多焦虑等等。
在影响风险感知的种种因素中,性格比你可能意识到的还要重要。正如我们在帕特、克里斯和泰勒身上看到的那样,你无法从某人的行为中分辨出他们是风险厌恶者还是风险追求者——这是我们在描述某人与风险之间的关系时经常使用的标签。你需要掌握有关其动机和感受的更多信息才能了解真实情况。
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并非每个人都以相同的方式认识到相同的风险。这其中存在着主观风险与客观风险之间的差异。
“主观风险”是我们主观感受到的风险级别,一般是基于情感和经验做出的;“客观风险”是基于经验证据和逻辑推理做出的风险评估,是对风险或机遇发生可能性和造成影响力的评估。
根据《哈佛商业评论》报道,企业每年在心理测验上花费5亿美元,以更多地了解员工的性格特质,这一数字每年以10% ~ 15%的速度增长。
虽然,这些测试的有效性和使用的道德性会引起争议,不同的人性格差异也确实很大,但我们每个人在某些类型中确实比其他类型具有更多共同点,这就是性格测试。它应当是粗略的指导,而不是科学的全面考量。
性格分析学尝试解释我们为什么以自己的方式看待事物,以及我们如何应对看到的风险。
你可能知道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法(MBTI),该测验基于四个维度将性格分为16种类型,这四个维度分别是内向与外向、实感与直觉、思考与情感以及判断与感知。这些都揭示了你的性格特质,暗示了你在特定情况下的行为,包括面对某些风险时的行为。不过,这个分类法只是心理学家描述我们个性的众多方式之一。
美国心理学家戈登·奥尔波特和亨利·奥德伯特于1936年发现了近18000个描述人类行为的术语。然后他们将这个如同百科全书的列表分为五大类:内在固有的和持久的特征;短暂的内部心理状态;身体的状态;活动,效果,角色;对这些特征和行为的好与坏的评估。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其他科学家在他们的工作基础上对清单进行了筛选,并将其进一步分为越来越小的可变量。到20世纪80年代,他们已经将其缩减到刘易斯·戈德堡所称的“五大人格”要素。
当一系列的人格特质组合在一起时,便可以勾勒出人类性格的广泛组合。此处我选取了接受度相对更广泛的说法,这五大因素分别是:外向性、亲和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神经质性)以及文化性。
一项针对50个五年级学生的研究称,与冒险精神最相关的人格特质是高外向性、高经验开放性和低尽责性的组合。但是也有其他研究表明,尽管外向性和冒险精神之间存在联系,但它们并非完全一致。
使用艾森克人格测试对178名大学生进行的研究发现,性格外向的人比内向的人更喜欢较高的财务风险,并且风险越高,差异越大。另一项研究发现寻求风险与外向性、情绪稳定性(神经质性)之间存在关联。
一些研究发现,在新冠大流行期间,性格外向的人更有可能拒绝遵守公共卫生措施,例如戴口罩或保持社交距离。在外向性、尽责性和亲和性方面得分较低的人也是如此。疫情为五大人格与冒险之间的联系提供了一个现实世界的实验室。
深入研究,你会发现定量衡量风险个性十分复杂,事实也证明这极其困难。外向的人真的更喜欢冒险吗?相比于性格外向的人,性格内向的人感觉参加聚会、与陌生人交谈是更大的风险。尽管与性格外向的人参加聚会的行为是相同的,但是性格内向的人却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更大的风险。那么哪种人更加厌恶风险呢?
尽责性也是如此。你可能觉得,有责任心的人比漫不经心的人更受规则和期望的束缚。但是,对“正确”的强烈追求会导致承担更多风险。
心理学家衡量态度,但对自我的报告表示怀疑。大多数研究都失去了现实的环境,而且人们处理风险的方式复杂且细致入微,因此这些研究并不总能了解我们到底是如何做出风险决策的。
英国心理学家杰夫·特里奇和他的团队采用一种创新的方法来研究风险。他们重点关注了塑造我们应对风险方式的人格特质。
他们明确区分了风险类型和风险态度。风险类型是基于人格的,是成年人生活中保持相当恒定的基本性情。相比之下,风险态度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情况(如财富)、公众舆论等等。特里奇和他的团队提出了大约100个问题,这些问题有关人们在面对涉及健康、安全、财务、道德和其他风险时会做出什么选择。
他们从风险稳定和风险承受这两个维度来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解释个体在风险感知和容忍程度方面的差异,比如人们的焦虑或镇静程度,对不确定性的敏感程度,以及他们是冲动还是深思熟虑。这两条轴线类似于指南针,因此其测量系统的名称为:风险类型指南针。
风险类型指南针示意图
图片©心理咨询公司,经许可授权使用
他们使用大约100个问题来衡量人们在指南针360°范围内的位置,并根据8种“风险类型”的区间来解释结果。这8种风险类型分别是:热切兴奋型、深思熟虑型、感知强烈型、沉着冷静型、精明机警型、胆大冒险型、缜密谨慎型、无忧无虑型。
“风险类型指南针”不仅被金融公司使用,而且被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敏锐的重工业以及公司董事会和其他希望改善团队动态表现的团体使用。
自从开始研究风险类型指南针以来的第一个十年,他们已经测试了17000多人。他们发现具备某种类型的性格倾向于进入适合他们的职业。正如有些人预期的那样,空中交通管制员通常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喜欢“按部就班”地做事,他们往往会保持镇定,有计划性并且不容易紧张。其中有超过3/4的人可以用“深思熟虑型”来描述。
深思熟虑型冒险者具有分析能力、调查能力、冷静能力和业务意识。他们习惯于计划、准备、做详细的背景调查,并遵循既定的流程。工程师和银行家通常也符合这一类型。
特里奇说:“包括莎士比亚戏剧演员在内的许多表演艺术家,在登台前可能确实会感到身体不舒服,他们可能会自我怀疑,但却已经下定了决心。”这些演员往往情绪容易激动,对风险极为敏感,但他们会受到潜在的认可及掌声的激励,从而决定无论如何都要上台演出,换句话说,他们是感知强烈型和热切兴奋型。
靠近风险类型指南针边缘的人,其风险类型的归属通常比较稳固,而那些落到轴线位置的人则更易变,并且性格也更加分散,他们的个性可能反映了几种不同风险类型的混合。例如,我是温和紧张的,这听起来自相矛盾,但是这意味着我更靠近轴线,与其他类型共享更多的特征。
特里奇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我们认识到,风险行为会因技能习得(如骑自行车、攀岩)以及知识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从而逐渐将不确定性转变为确定性,并扩大我们的舒适圈,风险类型并不能编排我们的一举一动(我们是有感情的生物),但它拥有一贯且持久的影响力,它确实书写了我们的个人生命传记。”
看不到我们不想看到的真相是人的本能,因为它们很麻烦或者令人不快的。但问题的关键是,只有承认我们谁都不愿承认的风险,只有直面它们时,我们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危机顾问达维亚·特明在曼哈顿中城高高的写字楼里的办公室告诉我:“我对风险的态度挽救了我的生命。”我问她这是什么意思,她讲述了一个令人痛苦的故事。在讲述她的故事之前,我想先介绍她的风险性格。
风险类型指南针测试将她归类为无忧无虑型,但靠近轴心。心理咨询公司将这种人格类型描述为没有条理或是不注重细节,给教条带来了挑战,并为突破性发展提供了机会。尽管特明觉得自己有条不紊,但经过反思,她意识到这其实是她使用了自己习得的技巧去面对风险,而不是面对风险时本能的真实反应。
对特明来说,这样描述无忧无虑型才是更准确的:被机遇、新观念和变化激发,机智灵敏,反应迅速,而且很少失言。鉴于特明较为靠近轴心,她可以表现出许多其他适当类型的特征。例如当谈到客户时,她会非常谨慎。她具有强烈的目标感,通过数十年的观察学习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并根据需要调整赋予她自信和快速行动的能力。
她对风险的态度是如何挽救她的生命的呢?
特明回忆起几年前她乘出租车的经历。上车后,她坐在后排座位,并没有系安全带,双腿与汽车座位同宽。当她抬头时,她发现出租车司机正在闯红灯。她开始发出尖叫试图让他停下来。当司机越过公园大道时,另一辆车擦了过去,这让他们的车快速地打了个转。当车停下来的时候,司机重新控制了自己,可是他的脚误踩到了油门上。这时她的危机管理意识开始发挥作用了,她该怎么办?
幸运的是,她早前从电气和冶金工程师父亲那里得知,汽车的底盘比其他部分要坚固很多倍。考虑到这一点,她从座位上滑落到底座上,除了右腿之外,全身都躲在了座位下面。当车祸发生时,那一瞬间的迅速反应救了她。当消防部门从汽车的残骸中救出她并将她转移到救护车上时,她保留了足够的意识去为自己战斗,而不仅仅是听天由命。
她告诉我:“这就是你控制风险的方式——你必须声称你可以控制局势的发展,你必须抵消随机性。”她当时穿着一条恰到好处的米黄色圣约翰品牌针织长裤。当她到达医院的时候,裤子还完好无损。
护士们想把裤子剪断,她拒绝了。她们给她打入更多的吗啡,并在20分钟后回来再次询问是否可以把裤子剪开,但是仍然遭到了特明的拒绝。当第三次询问时,她告诉护士裤子有松紧带,所以可以把裤子直接拉下来,护士们照做了。她幸免于难,但现在那条腿上有18块钢板。
特明讲完故事后问道:“你想看看我的裤子吗?”她走到壁橱前,将裤子拿了出来——当然与想象中的一样完好无损,是漂亮的米黄色。她说:“这条裤子已经成了一种符号。”这是她的决心、快速思考、韧性,以及自身与风险健康关系的一种象征,也成了“她是谁”这个核心问题的标志。
注:本篇文章摘编自《灰犀牛》,经出版方授权进行发布。
这本书是米歇尔·渥克继《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之后的全新力作,致力于推动我们与风险进行一场全新的对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颖的框架,帮助我们刷新风险认知,升级风险应对方案。
书中以世界各地引人注目的风险故事为素材,结合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观点和经过验证的实用策略,挑战了人们对待风险的刻板态度,展现了“风险人格”如何影响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健康的风险生态系统如何支持我们的经济与社会,以及风险同理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人生中的冲突与危机。